专业软文代写,PPT设计,微信号:seozywzjs
手机:13006867332

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五篇

点击: 日期:2023-03-13

最近有网友问我,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怎么写?今天我来详细为大家解说这个问题,在解说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写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的相关要领,其实写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思路很重要,如果没有好的思路,那就很难写。所以要写好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必须要有好的思路,如果大家缺乏思路,可以先看一下相关范本,思路自然也就会有了,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相关范本!

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篇1

20xx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搭载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20xx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披挂着红白色大伞飘然于天际,在全世界的瞩目下,稳稳降落在东风着陆场,将在太空出差半年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回了阔别已久的祖国大地。

航天技术在开发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资源以获取、传输和转发信息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的广泛应用。三位航天员平安返回,不仅意味着神舟十三号任务圆满结束,还有另一层重要意义: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收官。

另一方面,随着军用航天器的迅速发展,各种军用卫星、载人航天器、弹道导弹与反弹道导弹等空间新式武器形成了一体化的太空战场军事系统,并将在联合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众所周知,没有稳固的国防,我们的幸福生活就难以保障。

没有今天的投入就不会有我们明天的。航天事业的进步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航天科技的应用会对人类产生重大的影响,只有社会不断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

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篇2

今天,神十三返回舱成功着陆,我很幸运能在屏幕前迎接英雄回家,见证中国航天事业的飞跃!

在看完航天员王亚平的采访后,我感触颇深,她不仅是为女儿摘星星的妈妈,还是我国首个进入空间站的女航天员。在她的采访中用轻松的语调谈起这180天的生活,但我们都知道这成功背后她付出太多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坚持。面对挑战,她“就是一个字,练”!日复一日大过载、重负荷、高强度训练,为了克服男航天员相比于女航天员臂力和臂展的先天优势,对加压后舱外航天服的操控,她花费更多的努力。不仅是“男航天员坚持多久,她同样坚持多久”,更是每次都在规定课时外自己加练1小时。如今,这场完美的太空行走,让我真切的感受到努力与坚持的意义。

我很喜欢王亚平阿姨的一句话:“人生就像一场长跑,我在飞行这条长跑路上,有困难,有险阻,但这里的风景也独一无二。我会继续飞下去,因为只有坚持,才知道哪一站的风景是最美丽的。”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微笑面目,坚持下去就会成功,阳光总在风雨后。

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篇3

20xx年10月16日,随着一声巨响,托举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时隔1个月,天和核心舱又迎来新“太空出差三人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将在太空出差半年。20xx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第一课太空授课。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背后是无数航天人的职业自信。航天员王亚平曾写给我国航天事业开拓者之一陆元九院士的信件:“是你们的高标准、严要求和无数个夜不能寐的坚持,成为了今天我们在太空的底气!”航天之路虽然遍布荆棘与泪水,航天人的梦想与信念却一直坚定如初,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用坚守和付出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背后是航天强国的科技自信。从20xx年10月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到实现我国太空出舱、交会对接等多项核心技术“零”的突破,再到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几十年来,我国航天人同舟共济、团结协作,艰苦创业,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伟大飞跃,为把我国建设成为航天强国和科技强国作出了巨大贡献。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背后是大国的担当自信。一切离不开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部署,离不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和14亿中国人民的关心支持。中国人来到太空的背后,是一个国家数十年的付出与坚持,更是一个民族跨越千年的苦尽甘来、厚积薄发。

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篇4

北京时间20xx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平安返回、感觉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三号刷新了我国航天员在太空执行任务最长时间,同时也预示着我国空间站任务开始进入轮值班制。

183天,除了刷新在轨时间外,神舟十三号返航也首次采用了快速回家模式,返回绕飞地球从18圈缩短至5圈,从脱离空间站到返回地面,总共使用了9个多小时,是神舟十二号的三分之一时间。“两个时长”、两个纪录,凝结了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和航天人的创新智慧和飞天梦想,体现的是一代代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

“两个时长”背后,是一代代航天人“宝剑锋从磨砺出”的特别能吃苦精神。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航天事业是吃苦的事业,但航天人却甘愿吃苦。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无论是夏日酷热难耐的茫茫荒漠还是冬日寒风凛冽的戈壁深处,无论是在“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还是在“魔鬼城”的罗布泊荒原,无论是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生命禁区”还是神秘恐怖的“死亡山谷”,都印刻着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的足迹。深夜的研究室灯火通明,装配车间马达轰鸣……一代代航天人面对极其艰苦的自然条件和技术限制,不分昼夜地超负荷工作,全天候不间断地反复实操训练,千锤百炼接受枯燥漫长的“天梯”训练,凭着“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不怕吃苦、发愤图强,终于在河西走廊上建起能够担负载人航天任务的东风航天城,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年轻干部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的航天精神,在基层的广阔天地里,聚焦乡村振兴、疫情防控、项目建设等一线工作,把吃苦看成是一种担当、一种责任,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畏惧,勇于接受挑战、积极克服困难,在艰苦奋斗中淬炼过硬本领,做新时代敢于吃苦、善于吃苦、乐于吃苦的“吃苦人”。

“两个时长”背后,是一代代航天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特别能战斗精神。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载人航天事业是千人一枚箭、万人一杆枪的事业。从第一颗卫星成功发射,到党中央正式决定上马载人航天工程,从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到神舟五号飞船实现浩瀚太空第一位中国访客,再到神舟十三号刷新在轨时间和快速“回家”……一次次堪称完美的表现背后,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一次次向艰难险阻发起冲锋,不因遇到挫折而气馁,不因取得成功而懈怠,体现了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和义无反顾的战斗精神。特别能战斗,是我党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特有优势,是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年轻干部要发扬“特别能战斗”的航天精神,主动到一线“吃劲”岗位上接受磨练,在饱经“风吹雨打”中壮筋骨、长才干,敢啃“坚硬骨头”、善接“烫手山芋”,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斗争精神和战斗意志,主动出击、迎难而上、敢于直面矛盾、敢于较真碰硬,做新时代能打胜仗、善打胜仗、会打胜仗的“战斗者”。

“两个时长”背后,是一代代航天人“敢上九天来揽月”的特别能攻关精神。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从零起步,从“巴黎统筹委员会”到《瓦森纳协定》,从《考克斯报告》到“沃尔夫条款”……面对一些国家处心积虑对我国实行长期严密的技术封锁禁运,一代代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接续奋斗,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征服一个又一个高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航天领域“卡脖子”问题,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航天强国之路。此次神舟十三号从太空出舱到首次在轨通过遥控操作完成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从中国女航天员首次太空漫步到创下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最长纪录,从18圈缩短至5圈,从原先耗时近1天的回家之旅如今缩短到9个小时……中国航天人一路接续攻关,突破了一项项关键技术,取得了一个个辉煌成就。基层工作线多面广、纷繁复杂,乡村振兴的难度一点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年轻干部要发扬“特别能攻关”的航天精神,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坚持实事求是,勤于思索、勇于革新,面对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基层治理面临的新问题,破除惯性思维、拓宽发展眼界,以新思路、新方法、新本领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难题,保持“特别能攻关”的闯劲,攻克一个个“问题堡垒”,拿下一个个“前线阵地”,做新时代勇于改革、善于创新、锐意进取的“攻关者”。

“两个时长”背后,是一代代航天人“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特别能奉献精神。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革命烈士陵园,有数百名官兵、职工和家属长眠于此,他们“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一辈子甘做幕后英雄,几十年默默奉献。有一位航天幕后英雄曾经这样深情地写道:“我们有幸成了人们的踩路石,不管春露秋霜,无论冬来夏往,石子铺就的小道或大道,任由人们踩踏。因为石子的承受,才有了人走的路,相伴着人生辉煌……”载人航天是航天人怀着“铺路石”的初心,用生命不断探索的神圣事业,一代代航天人不计得失、淡泊名利、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的无私坚守与飞天的辉煌一起,书写了中国航天史上最壮丽的史诗。特别能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中国人民可贵的品质。年轻干部要发扬“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将“小我”融入到“大我”之中,扎根基层、甘于奉献,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甘作服务人民群众的“店小二”,甘当人民事业的“铺路石”,把个人成长融入奉献岗位、服务群众的具体实践,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做新时代甘于奉献、乐于奉献、真情奉献的“奉献者”。

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篇5

北京时间20xx年4月16日0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半年“出差”,航天员乘组顺利完成全部既定任务,他们走的是最亮的路,摘的是最亮的星。航天英雄们,你们奔赴星辰,满载而归,欢迎回家!

志存高远,汲取航天英雄“九天飞梦”的信念力量。每一位宇航员心中都怀有“追天揽月,牧星苍穹”的梦想,他们身着航天服,脚踏凌云志,奔赴宇宙星辰,开拓太空蛮荒。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将图纸画满戈壁,把青春献于星辰,用平凡之躯造就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航天梦。理想信念始终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指引着我们团结一心,奋勇向前。早在长征时期,共产党员萧华就曾振臂高呼:“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慎终如始的理想信念在耳边不断回荡,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我们更需要志存高远,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昂扬斗志,始终保持“虽难以至、一往无前”的无畏精神,交出无愧于人民的时代答卷。

扎实作为,汲取航天英雄“十年磨剑”的奋进力量。“时间的标尺刻录下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不断丈量着一个又一个的航天梦想。”183天的飞行任务,成功解锁航天史上的多个“首次”,扎实的工作作风是他们完成航天任务的无穷力量。梦启九州,星河灿烂。从东方红一号升空到神舟飞天,从嫦娥奔月到天问探火,历代航天人以脚踏实地去触碰梦想,以马不停蹄去追逐梦想,数十年的“航天实干”筑牢了中华民族的航天梦。“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在全党全国干事创业的时代洪流中,惟奋斗者英勇,惟实干者出彩。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汲取航天英雄身上的实干精神,勤奋扎实作为,在石上磨,在事上练,秉持“十年磨一剑,出鞘必锋芒”的韧劲,在新征程中扎实作为,行而不辍。

乘风破浪,汲取航天英雄“一飞冲天”的拼搏力量。“诗意写苍穹,浪漫梦成真。”不同轨道,同一梦想,弹道有痕,进取无疆。中国航天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航天新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里书写。泱泱华夏文明写入九天星河,中国人逐梦航天的脚步从未停歇,敢于追梦,勤于圆梦,航天精神也在润物无声中代代传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吃苦、战斗、攻关、奉献”是航天人的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新时代的伟大事业中,广大党员干部要汲取伟大的航天精神,乘风破浪,奋勇前行,以敢拼敢闯的精气神,勤学服务本领,夯实人民基业,保持航天英雄们这一份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

神舟十三号的顺利返航,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彰显了中国的航天精神。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该心怀“九天飞梦、一飞冲天”的信念,身怀“十年磨剑、扎实服务”的能力,在各自的实践工作中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努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通过以上范本,相信大家都有思路了,希望我们的分享,对您有帮助!


服务热线

13006867332

微信免费咨询

微信咨询


微信号:seozywzjs

×